醫(yī)院新聞
吃楊梅不吐籽,要命!快告訴勞碌了一輩子的爸媽,這個習慣要改
點擊次數: 744 信息來源:神經內科 作者:李立慧 編輯: 發(fā)布時間:2019/7/11聽說梅雨季和楊梅很配噢,可就是這楊梅季,有為摘楊梅摔傷住院的,現(xiàn)在又有吃楊梅不吐籽差點丟命,不是危言聳聽,例子就在眼前。
87歲的洪大爺,因腦梗死、高血壓于7月2日入住玉環(huán)市人民醫(yī)院。不料,第二天就出現(xiàn)了胃口差、腹部脹痛、排便困難等問題。予以CT檢查發(fā)現(xiàn),洪大爺下腹部一串“珠子”。
原來,洪大爺是一位楊梅愛好者,吃楊梅喜歡連籽帶果肉一起吞。入院前兩天吃了十多顆楊梅,都沒有吐籽。
“以前生活苦,父輩們吃水果都不吐籽的,至今還有不少人保留著這個習慣。”神經內科主治醫(yī)師劉青霞介紹,那堆“珠子”洪大爺未吐的楊梅籽,在腸道里堆積導致腸梗阻。
外科主治醫(yī)生鄭勝利會診,從他肛門摳出8顆楊梅籽,才解除了腸梗阻的危機。經灌腸處理后,老人才得以舒坦。
據了解,不少人有吃水果不吐籽的習慣,也有人聽信水果籽防病的傳言而不吐核。這種吃法雖然短時間不會有什么明顯癥狀,但日積月累后,對腸道的損傷不可小覷。
劉青霞介紹,從醫(yī)學角度來看,吃核的做法不可取。楊梅核吞服后無法獲得營養(yǎng)和藥用價值,而且過量食用楊梅核,除了可能引發(fā)腸梗阻外,還可能刺激胃腸黏膜。特別是老年人腸功能減退,腸蠕動減慢,再加上疾病,活動量減少,容易便秘,引發(fā)腸梗阻,甚至腸穿孔。
對于水果連籽一起吃更健康的傳言,劉青霞介紹,一般來說,那些混雜在果肉里面的種子都能吃,如獼猴桃籽、西紅柿、火龍果等。雖然不少水果籽富含營養(yǎng),如葡萄籽、西瓜籽、石榴籽等,但有的吞服營養(yǎng)難以被吸收,有的嚼粹后味道差,最好還是吐了。
另外,有些含有毒物質的水果籽和核都不能吃,榨汁最好剔除果核(籽),例如蘋果、苦杏仁、梨子、李子、枇杷和櫻桃等。這些水果中可能含有氰苷,這種物質本身無毒,但當植物細胞結構被破壞后,其中的β葡萄糖苷酶就會水解氰苷,生成有毒的氫氰酸,一旦大量攝入就可能引發(fā)急性中毒。